第(1/3)页 在归连城待了数日,接见了千里迢迢赶来的大离礼部尚书之后,秦易签下了议和盟约,史称“离江之盟”。 盟约签订之后,秦易又待了数日,全力安排归连城四城防范。 如今,疆土开拓之后,象戎若是南下,首当其冲的,便不再是以往的临瞻西部城池博城和准城了,而变成了归连城,以及归连城之后的沙相、青札和冲周。 好在,归连城之前,有一条湍急宽阔的离江,可以据此而守,抵挡象戎南下。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秦易将景勋以及五万兵马,留在了归连,嘱咐他好好加强城防,有备才能无患。 而后,秦易便带着兵马,回返定岳军镇。 衡宇则带着麾下兵马,回返卫西军镇。 来时十万火急,回时喜气洋洋,众多临瞻士卒,都是满心欢喜。 这一趟,不仅在极短时间内,解决了大离入侵,击杀了战王,创造了奇迹。 还反攻大离,夺下四城,逼得大离天子不得不求和,低头做小。 此乃一雪前耻,解气至极! 虽然有象戎这个隐患,让众人难以放松,但国恨已解,如何能不喜悦? 为此,秦易传令下去,杀猪宰羊,犒劳全军将士,庆贺战功。 这一场载入史册的大战,胜利与荣耀并不只归于他,还有众多将士。 饱腹之后,便已踏上了归程。 耗费数日时光,秦易走到了博城范围。 以往,这里就是临瞻的边界,而如今,经过一番血战,临瞻不仅夺得四城,还将边境,往西延长了数百里! 想到这,秦易不由嘴角轻扬。 他并未将自己回程的消息,告知博城县令,但怎知,这厮鼻子极灵,竟然带着众多官吏,于城门外相迎。 以至于,老百姓闻声而动,纷纷出城,列队欢迎。 城门外,一时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,满目皆是黑压压的人群。 他们放下琐事,赶来此处,就为了欢迎这群解救博城,且一雪国耻的将士们。 更重要的,是再看一眼他们满心爱戴的秦易。 看一看这位临瞻摄政王的过人英姿。 秦易率兵而过,只能停下,与博城官吏客套几句,并对百姓们说了一番话,婉谢之后,才上马离开。 他的亲和与平易近人,让众多百姓赞叹不已,满心敬佩。 一路回返,耗了不少时间,也谢绝了众多县令的接风宴,秦易回到了定岳军镇。 韩霖陈羽等留守军镇的将领,皆于城门口列队迎接。 还未下马,秦易就看到了,陈羽一脸羡慕的表情。 不用猜都知道,对方肯定是羡慕景勋他们,能够踏入大离境内,创造功绩。 秦易对此微微一笑,他才想起来,前段时间,兵部尚书给他递了一份折子,关于有功将士的提拔,其中大部分,都是定岳军镇的将领。 这些人,随着他南征北战,创立不少功绩,但因为瞻京陷落,百废待兴,事情繁忙,所以没能及时提拔。 秦易看了几眼,折子中写了孙兴棱、景勋、甘子晋、陈羽、宣凌瑶、易字营三校尉等等,皆有提升,有的甚至连升两级,只因功绩不小。 此乃应当,秦易没有多想,便已同意,只是不知,何时才会下发提职文书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