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瞻京宫城,金銮殿。 龙椅之上,面容艳美,肌肤白皙莹润,但紧抿红唇,神色清冷的女帝,正穿着华美庄严的朝服, 端坐不动。 她秀眉微蹙,平天冠上的冕旒,平垂而下,将她的神情遮掩了半分,显得分外威严和气度不凡。 众多文武高官分列左右,身穿朱紫袍服,手捧笏板, 静息不言, 满堂皆是贵气。 女帝身旁不远处,一名年老太监,高声念道,“有本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 站于右列的些许武官,当即抬头,望向前方。 没有耽搁,兵部尚书詹泰平,立即出班奏道,“臣有本启奏。” 女帝明眸瞥去,平淡地说道,“爱卿请讲。” 兵部尚书当即头颅微垂,沉声说道, “盘连匪祸, 有愈演愈烈之势,匪众不断增长,数目已达七十万……” 没等兵部尚书说完,众多文官武将, 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,窃窃私语起来。 “数日前,不是只有五十万吗?” “区区几日,就达到七十万,这涨势也太惊人了!” “召烈内涝,洪水无边,受灾民众达百万之数,纵使穆王全力赈灾,也无法止住流民之势,这些人受到山匪蛊惑,成为匪众,其势自然骇人。” “可陛下不是派遣池都司率领三十万军众,前去剿匪了吗,怎么毫无进展?” 聊到这,众人都静默不言,看向女帝,想知道她是何等态度。 女帝秀眉蹙起,眸中有些不悦, 问道,“剿匪战况如何?” “战况不太乐观, ”兵部尚书皱着眉头,沉声说道,“池都司率军抵达盘连山之后,倚山而守,扎下营寨,与匪众大大小小交手六次,有胜有败,斩获不多。” 站于左侧前列的文相,转头望去,冷声问道,“还请詹尚书为本相解惑,池都司可有发起决战?” 兵部尚书詹泰平摇了摇头,“不曾发起决战。” “抵达盘连已有八日,却迟迟不全力进攻,只是小打小闹,给匪众扩大势力的机会,”文相皱眉,望向女帝,沉声说道,“如此不力,还请陛下,治池都司渎职之罪!” 兵部尚书闻言,眉头紧皱,立即应道,“启禀陛下,池都司所为,微臣皆已了解,实属应当。初到盘连,境况不明,不应贸然决战!” “此外,数日前,盘连匪众多达五十万,池都司仅有三十万余人,兵力不如对方,若非机会绝佳,绝不能贸然总攻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