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章 重提弊端,一心为公-《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古往今来,这样的帝王,不是没有过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说,有很多!

    好一点的,有那位开创了唐朝极盛之世且在位时间最长的唐玄宗,李隆基。

    就是这一位,那也比眼前的正统皇帝,还要再晚五年才登上九五至尊的龙椅宝座。

    坏一点的,有那位“美姿仪,少聪慧”的隋炀帝,杨广。

    这一位,可是足足到了三十五岁,才荣登大宝。

    至于卡在中间不好不坏的,那简直不要太多。

    在陈镒看来,且不论这些帝王的是非功过,像这种年轻时特别聪慧还有大作为的皇帝,哪一个不是自负之辈?

    而眼前的正统皇帝,与这些帝王,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印出来的啊!

    同样的…年轻,聪慧,美姿仪。

    最为重要的是,刚有了奄遏下水大捷这种大作为,现如今,年轻皇帝还想借助大捷带来的威望,要实施新政,图谋更大的作为!

    再加上,年轻皇帝在御驾亲征期间发表的一些言论,身为都察院的大佬,陈镒又怎会没有听说?

    正是因为担心忧虑年轻的皇帝在未来会走上歧路,他这才当着满朝文武的面,重提新政的弊端。

    所图之事,除了真心想解决新政的弊端,也是要在这朝堂之上,借机灭一灭皇帝的威风劲。

    可以说,身为左督御史,承担着敢于弹劾、诤谏皇帝这类重担的陈镒,他一心,皆是为公!

    “张卿那一晚提及的事情,确实很重要,朕倒是考虑了……”

    皇帝此言一出,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,不少人的心里,骤然一紧。

    好在一紧过后,他们又恢复到了平常心。

    毕竟不管怎么说,按照皇帝先前讲话的态度,新政的实施,应该是妥妥的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那便没啥好担心的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在此斗胆讲一句,新政弊端若是不除…大明国本,必定有动摇乃至倾覆之嫌!”

    “臣却不知…陛下考虑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