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这……” 乾清宫内,端坐于此的三杨阁老,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过后,他们当真是特别佩服眼前这位年轻皇帝做事的干脆利索劲。 远洋通商的利润到底有多大,对于历经五朝的他们三位而言,他们又怎会不知! 皇帝以‘名’与‘利’诱惑文武百官的套路,在他们看来,很简单,很粗暴,但也很有效。 是啊! 在这年头,只要钱给到位了,别说底层那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穷苦百姓,除了极个别视金钱为粪土的清高之辈,又有啥是摆不平的呢? “陛下之远见卓识,老臣望尘莫及!” “我圣朝有了陛下这等明君,奋六世之余烈,当为万世不易之帝国!” 皇帝的新政,三杨阁老都是直接受益者。 别说他们现在已经老了、心思淡了、不想与年轻的皇帝再起太多的争执,就算是在他们年富力强的时候,以他们三位的政治头脑,也不会做出螳臂当车之举。 “杨阁老,这是朕的调兵旨意,你暂且收好。” 挥挥手,得了信的小李子,将手中圣旨交予到兵部尚书杨士奇手中。 “朕的新政,想必诸位早已听说过了……” “新政实施之际,为了京师之地的安稳,也为了完成先前朕许下的承诺,调三大营伤残不算严重的、还有年事已高…暂定为四十岁以上的士兵,入五城兵马司,负责京城巡捕盗贼,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、火禁之事。” “和他们讲明白了,这个位置,是抚恤照顾他们的,但并不完全是给他们用来养老的。” “限期…五日吧,调动结束以后,五城兵马司,每日十二个时辰,划出三班,每一班执勤巡视四个时辰,轮流倒换。” “若是治安管理得还行,最多不超过半年,将夜禁时间延长至子时正点。” 新政实施,再加上取缔民办煤窑、设置巡林户这一系列的事情,虽说都是利国利民利了不少人的好政策,但该有所防备的,还是得防备一下,尤其是京师之地! 也正好借此机会,完成御驾亲征时,自己给那些大头兵许下的抚恤承诺。 况且,依王迪之见,新政落实下去最多不超过两年的时间,必定会有大量的财富,从外部流入到大明朝内部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