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章 保护环境,从朕做起-《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就连孙太后手中的那一份,也是他们好心给送过去的。

    西山民办煤窑背后有哪些势力,他们三位还算比较了解。无外乎朝中的这些文武大员们…其中,尤以京师之地的勋贵居多。

    在西山煤窑与皇帝新政中间做出一个选择的话,就算皇帝没有此次奄遏下水大捷的威望加身,这里面孰轻孰重,但凡脑子不是太傻的蠢货,他们心里也知道该做出怎样的选择。

    所以说,在三杨阁老看来,将西山煤窑全部转为官营,顶多也就是费点周折罢了。

    但是年轻皇帝提出来的另一条霸道禁令,却是让他们有点搞不懂了。

    既然皇帝已经知晓薪柴煤炭之于民生是有多么得重要,那他严令禁止所有人樵采伐木,这岂不是断了许多人赖以生存的谋生之路!

    这要一个搞不好被有心之人利用起来的话,在他仨看来,也不用等到几十年或是百余年以后了……

    一旦将此项禁令落实下去,怕是没过多久时间,不大不小的民变,没准就要发生在眼前了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!

    最起码…也不能在他们乞骸骨致仕以前,发生这样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只是什么?几位阁老心中顾虑的,直说即可。”

    这仨老家伙在担心些什么,王迪差不多也能猜出来。

    毕竟,任何事情,尤其是涉及到赚钱的勾当,那在这当中,肯定少不了利益的牵扯。

    更何况,煤炭这种资源,放在啥年代,家里要是没点势力背景的,谁特么敢沾这顽意啊!

    不过在他看来,这两条小到不能再小仅限于京师之地的政令,在他新政的煌煌大势下,屁都算不上!

    有胆做出阳奉阴违之举的,他不介意借此机会,削去他们脑瓜子上的勋贵称号,减一减来年参与远洋分红的人。

    若是没有勋贵称号的,就抄其家产再给天工所搞一波外快。

    “皇上,煤窑民办转官营,依老臣之见,只要安抚好那些采石挖煤的穷苦百姓,绝对称得上是一件惠及民生的仁政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…明令禁止所有人入山进行樵采伐木一事,这怕是有所不妥吧,皇上?”

    看着倚靠在龙椅上不怒自威的皇帝,杨士奇进言之际,心中很是欣慰的同时,也已打定尽早乞骸骨请求致仕的主意。
    第(2/3)页